- 71的老屋改造
- by pohppy

大家最愛的老屋改造紀實又來啦~這次要跟大家詳細分享我們工作室浴室的改造過程,從原本陰暗漏水又狹窄的廁所與茶水間,變身明亮寬敞的時髦浴室!
封面圖的對比我只能說可能不是最精彩的,更精彩的在這篇文章裡。
如果還沒看過我們的百年老屋改造翻新總覽,可以先去看一下,會有整個工作室各個區塊改造的概要。
會先把浴室拿出來跟大家詳細分享,是因為在整個工作室裡面,我們最早完工的就是浴室。
在開頭跟大家說明一下工作室的狀況:
1.是超過百年的老屋
2.離捷運站約走路5分鐘路程
3.在台北市大同區
4.是租的,但因為屋況普通租金不會太貴
5.不用擔心我們租約的事情,謝謝
6.所有改造由我跟71自己設計、規劃
7.除了鐵工、磁磚、屋頂以外,其他都是自己親自手作(木工全部都是自己做)
8.主要是做為繪畫、攝影用的藝文空間
對繪畫、藝文活動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我們不可方物藝文工作室的FB,但目前因為疫情課程停擺沒什麼更新就是了。
我跟71本來就喜歡自己動手改造老房,只是之前的規模都比較小,也有很多沒有跟大家分享的,這次工作室改造規模相較之下大很多,沒看過之前改造的也可以點這裡看我們之前的老屋改造紀實。
來,不免俗地先來看一下原始屋況!
其實原本的這個區塊的格局是小小的茶水間與小小的廁所,前租客進來時應該有簡單整理過了,但就是整理得有點太簡單…
而且進入茶水間的門異常低,175公分以上的人,只要站上去就會撞到頭。
茶水間說是茶水間…也就是放了一個不鏽鋼水槽跟打掃用具以及抽風機的空間而已,沒有什麼令人開心的元素(而且我寫完整篇之後,突然意識到在最古早時期這個隔間可能是廚房)。
在小小的茶水間旁邊,有小小的廁所,其實廁所本身沒有到很不好,但也沒有什麼舒適感。
屋頂沒有拍到,是那種很老舊的波浪形屋頂(後面會有它的殘骸出現),上面長滿了青苔,以至於整個空間都瀰漫著一個潮濕的青苔味,看起來也非常陰暗。
因為只要站上去就會撞到頭,而且是撞爆的那種,所以71對這個空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的門框打高!
往上切了大概20公分左右,目前接近190公分的人進去也不會撞到頭。
原本因為不想花太多錢在浴室,71是叫我想辦法把它變得好看一點。
畢竟看它不順眼的人是我,誰看不順眼就誰去想辦法,好像還滿公平的吼?
當時我在網路上買了一組零碎的花磚,花色跟數量是隨機的,想說看是不是這樣各種排列組合試看看,做出有點復古又可愛的感覺,整個空間維持原本的配置,主要調整小細節跟屋頂就好。
除了花磚以外,也想說用油漆來改變整個空間的氣氛。
不過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也是這時候才發現,市面上的調色漆顏色百百種,卻沒有任何一個品牌,有出恰到好處的灰調色!
就算已經挑了現有調色漆最偏灰的冷調綠色,漆上去還是非常鮮艷(照片上沒那麼鮮豔),再往灰色去就真的只有灰色,沒有介於中間的現成調色漆。
所以就…只好自己調。
好歹也是美術系畢業的,調個顏色沒什麼困難的,困難的是在這100種微妙的灰綠裡面,找到自己最順眼的那一個。
然後因為我不太喜歡那個棕色的小磁磚,覺得它看起來有種永遠擦不乾淨的感覺,所以曾經有一個想法是把它漆成灰綠色,就像我家裡的廁所一樣,結果它即使漆成灰綠色…看起來還是不怎樣。
先不管我打算怎麼處理廁所的內裝,我跟71都有一個共識,就是那個長滿青苔還漏水的屋頂必須死!
看看拆下來的碎片,以及廁所地面上的殘骸,不難想像這屋頂原本有多慘吧?
我真心覺得當時沒拍到它的原貌太可惜。
總之我們聯絡了鐵工,要幫廁所做個嶄新的屋頂,殊不知這才是噩夢的開始…
為了怕大家看不懂,說明一下上面這張是屋頂拆開後看得到別人家的畫面。
我們找的這個鐵工呢,先是放了我跟71兩次鴿子,一次有事先通知說沒辦法到,一次是說傍晚五點會到,結果我在那邊等到天荒地老也沒人來。
後來有一天終於來了,但結果完全在亂做,螺絲亂鑽、鐵皮跟鐵皮之間的結構也不合理。
於是他完工之後,我們得到一個比原本漏水還嚴重的屋頂。
原本只是會稍微滴水而已,他完工後,外面下小雨,我們裡面是下大雨呢!
好,也因為這樣,我們只好再找別的鐵工來補救,搞得這件事情大大拖累我們的裝潢改造進度;但這也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找了報價太便宜的鐵工所以才會這樣。
在這個期間呢,對於廁所該怎麼改造,我跟71也大大吵了一架(?)整個在廢墟中對吼(???)
71覺得那個咖啡色磁磚應該不便宜,看可不可以稍微節省一下預算不要大改,但我一直看那些咖啡色磁磚很不順眼,而且我想要一個拍照拍起來是好看、舒適的浴室,這樣我偶爾還可以在裡面拍業配啊!
在不大改的前提之下,我想了一堆方法,結果71說如果要在裡面洗澡的話,那些在實際面上完全不可行,上面空的牆面還是要貼別的磁磚。
那些磁磚就夠醜了,上面還要想辦法找個可以跟它搭配的醜磁磚繼續醜下去喔??????????
於是我就霸氣大喊一聲:「那就把磁磚全部拆掉,不過就是多花幾萬而已,我才不要為了那幾萬勉強自己在又小又髒的廁所裡面拍難看的照片又後悔得要死!」
因為我家裡的浴室就是老老醜醜的,沒有經濟價值那種老老醜醜,再來一個醜醜的浴室我真的會氣瘋。
達成共識之後,我們就去挑磁磚了,71也說服我把中間的牆壁拆掉,挑磁磚的故事我們後面再說。
這面牆本身不是結構牆,它甚至沒有支撐到屋頂,卻把廁所跟茶水間(好我其實不知道它原本到底算不算茶水間)都隔得小小的,茶水間那邊只能放水槽,也不能幹嘛,廁所也又小又陰暗,拉個屎都不舒暢。
本來我是想說兩小間可以做不同功能,但71說的對,把隔間打掉,做個超爽的大浴室不好嗎?
為了節省預算,這面牆也是我們自己打的,那天應該是整個工作室改造中最慘的一天吧,兩個人都灰頭土臉的。
在塵土之中清理殘骸的時候,真的會有種:「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嘛?」的感覺。
這是一個美妝網紅跟一個畫家日常生活中應該做的事嗎?
整個是工班日常欸。
雖然浴室跟廁所暫時會長得面目全非,但是把這面牆打掉就是爽,整個空間瞬間變得開闊許多。
沒有破壞,就沒有建設!
本來就剝落的磁磚我們有稍微把它弄下來,但剩下我們就想說交給專業的泥作師傅處理。
由於我們想把現在洗臉盆的位置改成蓮蓬頭,本來所以先把管線挖出來,位置改得比較比較高(原本管線的位置比較低)讓泥作師傅在後續作業的時候比較方便執行。
這個階段就是泥作師傅的工作了!
我們是自己買好磁磚,搭配好,把想要貼的樣子跟我們的需求(像是要預留的排水孔洞這些)告訴泥作師傅,請師傅整理牆面跟貼磁磚。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工作室改造總覽裡面,有提到我們房東另一間房子前房客留下來不要的白色磁磚?不記得或不知道的話,趕快去補一下之前的改造總覽(點我去看)。
我們決定地面跟靠馬桶、蓮蓬頭的立面,跟工作室一樓其他空間一樣,繼續使用這個免費的磁磚!
(反正也還沒用完)
只是中間的小磁磚,改成另一個顏色,讓兩個空間彼此有所呼應,但又有所不同。
所有磁磚填縫都是填白色的,整體的清潔感會更好。
白色磁磚上的缺口是本來就已經裁好的,我們沒有虐待師傅內。
寬度比較長的側面則是貼灰綠色的長條形磁磚人字貼,增加整個浴室的層次感。
但我必須要特別講一下,這個長條形磁磚真的整死我了。
因為常看一些國外的裝潢案例都有這種長條形的磁磚,所以我本來以為,這種比例的磁磚非常常見,應該到處都買得到。
結果找遍網路跟實體店面,台灣決大部分販售的長方形磁磚,比例上都不夠長,大多都比較接近10cmX20cm這樣的比例,很少有10cmX30cm的比例。
但你知道,如果10cmX20cm這個比例,貼人字貼就不對了啊!!!
而且大部分顏色也都有點微妙的鮮豔,跟剛剛油漆一樣,不然就是鮮豔的,不然就是直接灰色,沒有中間那些有點灰又不會太灰的顏色,但油漆我可以自己調,磁磚我沒辦法啊~
總之在我苦苦尋找之後,終於在一間專門賣進口磁磚的店找到,有我要的10X30又有我要的微妙灰綠。
各種店家資訊我一律放文末喔,比較好整理。
在磁磚貼好以後,我們才剛釘好天花板骨架的角料,71就盲腸爆掉住院了…
我說的爆掉是真的爆掉,他忍痛忍到盲腸破了才去掛急診。
這個故事就…之前曾經有講過,總之因為他開刀住院,也是要等他身體恢復,工程才能繼續。
在他還在恢復期但又很想動工的時候,先裝了我在淘寶買的土豪金蓮蓬頭,這組蓮蓬頭完全就是中看不中用,造型非常好看,但材質差到爆炸。
但更貴的我買不起,只能這樣了。
當初在腦內設計的時候(?)我最大的架構就是要灰綠色配霧金色配白色再加上一點點原木色,後續才去尋找適合搭配的東西。
在美麗的蓮蓬頭底下放了一個醜醜的紅水桶是因為…當時我們沒有任何水槽,洗所有東西只能在蓮蓬頭底下用水桶接水,過得很像古早時候可憐的媳婦那樣。
在另一個牆面以及天花板繼續動工之前,我必須要把預想好要微妙灰綠色的牆壁粉刷好,同時71應該在進行其他地方的工程吧!
那這個微妙灰綠只能憑感覺,記得我調好一個顏色之後,覺得實際上看起來還是太偏藍了,又重新調了一個顏色,全部再重漆一遍。
漆本身是選比較防水的,底下也有刷多層彈泥作防水。
到這個階段,浴室越來越成型啦!!
真的覺得還好當初有大吵一架在廢墟裡面大吼爭取這個浴室。
我們先把靠蓮蓬頭這半邊封板,在天窗的位置裝燈、拉好電線,把量好尺寸跟玻璃行訂的毛玻璃裝上去。
因為這個浴室不會天天洗澡,大部分都是洗手洗筆上廁所而已,大概幾個月才會有人在裡面洗一次澡(基本上是拍攝需求才會在裡面洗),所以才會使用木材封天花板。
木材也是選用相對比較耐水的南方松,而且封板前我們都已經有先上漆處理過了。
封板的時候比較麻煩是我們這個浴室格局是歪斜的,所以都要良好角度,精準地放上每一塊木板。
這點我覺得71真的很強,我完全不知道他是怎麼辦到的(攤手)
除了電線以外,還有冷水管、熱水管等等各種東西,屋頂上面還要安裝電熱水器跟抽水馬達。
其實做這個工作室,有很多工都是在大家根本看不到的地方。
每一個步驟都有很多小細節,缺一不可。
我負責腦內設計、遞工具、幫忙收拾、控制預算、做點簡單的工程,71負責把我的腦內設計實現、思考合理性、讓這些東西可以確實實際運作。
在各種水電管線大致上處理好以後…迎來的是這間浴室的大魔王!
洗手台兼收納櫃。
前面有說過我們浴室這個空間格局是歪斜的(工作室其他空間都很方正)。
所以說不會有任何現成的櫃子可以剛好貼合這邊的牆面,再加上還有地上的水錶、各種管線要藏起來,就只好為它量身打造一個斜斜的櫃子。
只能說做完這間工作室,71的木工功力也是大大進步。
因為要確認藏管線空間的範圍跟尺寸,在製作前我們也暫時把預定要放的鏡子放上去確認位置。
鏡子一樣是淘寶買的,不然我買不到符合需求的鏡子。
鏡子上有照明燈,但全沒有任何照明效果,一樣是個中看不中用的單品哈哈哈。
確認好鏡子跟洗手台的位置之後,就可以開始製作周邊的各種配件啦(?)
其實是這個位置本來就有一個很大的排水管,71才想說乾脆把所有冷熱水管集中在這,一起包起來,在鏡子後面留方便維修的空間,鏡子拿下來就可以確認裡面狀況。
這時候洗手台桌面的基底也登場了,因為要先確認水龍頭、洗手盆的位置,有先切一塊便宜的木心板比對位置,還有看看安裝上去的感覺。
為什麼是暫時的桌面…這個後面解釋。
洗手盆因為難以抉擇,所以我當初是一次下單了兩個,想說就算其中一個暫時沒用到,之後也有機會可以使用。
藍色那個我原本期望它的色調跟偏綠而且更偏灰一點,結果它本人是一個有夠明亮的天藍色,就跟旁邊灰綠的磁磚、灰綠的漆有點不搭調。
後來決定選用白色的,藍色那個就決定用在別的地方。
實際上我們要用來做桌面的是這塊吉野杉,但因為原木單價比較高,如果切下去尺寸不合、邊角不對的話就毀了。
所以前面才會先用便宜的木心板對好位置,再來裁切這塊原木。
裁切好,實際放上去確認沒問題之後,才進行接下來的其他工程,以免一步錯步步錯。
確認好原木桌面的位置,就要開始鑽孔、預留管線的位置了。
其實這麼厚的木板真的不好鑽,反正就是大家現在看的每個步驟,當時每完成一個,就好像完成了什麼壯舉一樣,我們現在回想起來,都不知道當時是怎麼做著過來的。
孔洞鑽好、位置確認好之後,再立起來上漆,不然木頭很快就會爛掉了。
現在要開始講天花板這些管線的事情了。
包含電熱水器、抽水馬達這些,全部都是71從外面(而且是離很遠的門口不是浴室上方)自己爬上去安裝的,我甚至忘記熱水器是怎麼搬上去的了。
就其實這些看不到的東西真的很多,當初在催促的親朋好友有感覺到我們的用心良苦了嗎~
終於,各種電線冷水管熱水管水龍頭的管蓮蓬頭的管都好了,鏡子後面藏著巨大排水管的假牆面也做好了。
這就是一個看起來沒什麼但默默做了很久的區塊。
還有抽風機、抽水馬達、電燈的開關我忘了講,但那個就算了,扯到牆面歪斜又要講很久哈哈哈哈。
洗手台收納櫃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格局不方正這件事,由於格局不方正,連接門片的鉸鏈(就是讓門片可以順利開關的那個東西)左右角度都不一樣。
我記得右邊打開的角度好像是50幾度之類的,另一邊是120幾度(就兩邊相加是180度)。
所以兩邊的鉸鏈甚至是在不同國家買的。
其實除了鉸鏈問題以外,做這幾個門片的速度我記得比想像中還快,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找鉸鏈的前置作業上,東西沒到不能做。
本來櫃門我們是打算漆上跟牆壁一樣的灰綠色漆,所以拿木心板、夾板的時候沒有特別注意顏色(不同批木板顏色會稍微有點不同),但做好以後突然覺上漆質感好像會很差,就臨時決定想別的辦法!
不管怎樣,該打磨的先打磨,先來配一些門把之類的讓自己有好心情。
門把我當初在買的時候純粹是想說挑一些看起來漂亮而且搭配性好的,沒有特別想說要配成對什麼的,畢竟當初買的時候連我們哪些地方會用得到門把都不知道。
所以我們最後配的門把其實是同款不同色的,但我覺得這樣很可愛。
最後櫃門怎麼處理我再告訴大家,在櫃門上漆等乾的時候,我們把鏡子後面那兩塊為了遮水管做出來的假牆面也貼上磁磚。
因為面積不大,所以是我跟71自己貼的。
但小面積的人字貼真的有夠費工,很多邊邊角角要裁切、對位置,就這麼小小兩塊,我們兩個人貼了一整天。
畢竟底下是木板,為了防水,填縫是用白色的矽利康,不像其他牆面是用白水泥。
在這邊磁磚貼好之後,終於可以把剩下的天花板風板封起來了!
這半邊因為沒那麼多細細尖尖的三角形邊角,所以封板的速度我記得比另外半邊快很多。
做完這間浴室我切木板的技術都進步了,71牽各種管線更是牽到成精。
差點忘記還有櫃子裡面的收納空間,因為格局歪斜,還有要考慮到裡面有水管等等障礙物。
所以裡面的收納層板是釘好骨架之後,很快速地用角料一根一根鎖上去的,這樣就不用挖洞對位置什麼的,看似瑣碎,但做起來很快速。
最後櫃門我們決定用貼鏡子解決!
不僅解決了上油漆可能質感會不好的問題,鏡子也能讓空間感比較延伸。
最後還有潤飾門把、門鎖,還有讓門片隨著軌道拉來拉去不會走鐘等等細節。
安裝上了裝飾用的吊燈,吊燈是在蝦皮上買的,價格很便宜不到1000元,送來的時候它所有的珠珠、扣環都是散的,只有材料來而已,所以要自己從頭到尾純手工組裝!
還好我對串珠也是略懂略懂(?)就默默自己把它串完。
好的,完工了,要給大家看療癒的對比圖囉~
大家可以自己上網找全能住宅改造王的配樂來配著看!
當初那個狹窄的陰暗的髒髒的茶水間(?)現在光開門看進去就是一陣療癒,就是要大家開門立刻驚豔!
必備的抽風機我們也選擇了比較美觀的,不會很明顯卡灰塵在那邊。
色調當初設定灰綠X霧金X白X原木色,就是想要營造高雅但清爽,不會過於沉重嚴肅的感覺。
原本狹小的廁所,現在也變得超寬敞~
馬桶是原本那一個喔,只是貼磁磚的時候,有把它拆起來再裝回去而已。
旁邊沒貼磁磚的牆面就是填平、整理乾淨刷白而已。
之前工程還在進行中的時候,就有想說要不要買個屏風,萬一拍照有需要的時候,能把馬桶遮起來,但因為暫時沒有需要,就還沒買。
然後這個原本一片荒蕪(?)的牆面,經過改造以後,也變得生機盎然了呢!
沒有啦,主要是說原本被當作茶水間或是雜物間的這半邊,其實空間並沒有得到妥善的利用,而且水管、電線、水錶等等都很雜亂。
改造後我們一樣有收納雜物的空間,但整齊乾淨多了,多餘的關線也已經被收齊,隨時來張網美照也沒問題。
以防有人好奇,現在裡面真的收納了超多東西。
原本窄窄的空間小小的牆面、漏水的青苔屋頂(嗯這個沒拍到),最後變成有明亮天窗的寬敞空間。
白天都會有充足的自然光灑進來,在裡面洗澡或拉屎都可以神清氣爽。
好啦,這就是我們浴室的改造全記錄了!
整間浴室的總花費大概是台幣6萬多。
然後浴室因為是最早完工的,所以是最早開始賺錢的空間,當外面都還是工地狀態的時候,浴室已經開始接業配了(講得好像浴室可以自己接業配一樣)。
單筆花費最多的是當初買長條形灰綠色磁磚的2萬多,但因為後來其實多滿多的(磁磚店數量有多估),所以後來退了幾千塊回來,最後人字貼磁磚本身的花費大概14000元左右而已,白磁磚是免費的,白磁磚中間的小磁磚總共好像1000多塊而已。
泥作當初整個牆面地板水泥抹平、貼磁磚大約15000元上下。
天花板用的木材我們是買廢棄的棧板木回來重新整理的,所以整批價格並不貴,一束大概150元。
吉野杉我是不知道平常一片多少錢,但當時我們買是一片3000元(71一直懷疑是年輕人偷家裡的木材在網路上亂賣的…)
其他淘寶購入的小配件裡面最貴的是整組蓮蓬頭,大約台幣3360元,總之底下我還是條列一下總結一下,但價格沒辦法100%準確,因為東西太多了,要完全記得價格太困難。
第一次鐵工-部分退款後約6000元
第二次鐵工-補救約5000元
灰綠長條磁磚-約14000元
綠色小磁磚-約1000元
泥作-約15000元
吉野杉-3000元
櫃子木材-約300元(大部分是剩料)
天花板棧板木-總共約700元
把手-4個約360元
水龍頭-約1700元
洗手盆-約1500元
洗手槽排水孔-約250元
蓮蓬頭-約3360元
鏡子-約2625元
自己組裝的吊燈-850元
落水孔-兩個約200元
電熱水器-2700元(自己去批發商那邊買的)
抽水馬達-1500元(二手的)
抽風機-約2300元
浴室拉門材料-約400元
浴室拉門門把-約240元
拉門軌道-舊畫室拆來的
浴室門鎖-80元
油漆-約750元
其他雜支-約800元(水管、矽利康、電線等等)
———–總額約64615元
當然我們兩個花費了非常多時間心力在做,也花了很多時間找材料、比價。
大概就是這樣子啦,下一個改造想看工作室的哪個區塊也可以留言跟我說,還有浴室改造哪一點最讓你驚豔呢?
至於泥作、磁磚店家、窗簾、鐵工等等都是我們自己做功課自己找的,怕會有人問,目前資料還在的都附在這邊,但怕有人又誤以為是贊助是業配(明明就自己花了所有錢…)就不特別附網址囉,有需要再自己搜尋:
泥作:鈞祐宅修工程行
窗簾:賞心悅目專業窗簾工廠
小磁磚:美盛磁磚建材行
人字貼磁磚:喜地磁磚
總之後續會陸續更新各區塊改造的幕後心酸血淚!喜歡看改造的記得要鎖定這個百年老屋改造連載喔,大家掰白~
Error: API requests are being delayed for this account. New posts will not be retrieved.
There may be an issue with the Instagram Access Token that you are using. Your server might also be unable to connect to Instagram at this time.